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在深圳召开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会议,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另外,深圳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正式启动。
投资策略: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目前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具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我国已经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大领域描绘"掘金"路线图
惠及材料领域但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连带性较强的产业,除本身常规汽车相关链条外,还涉及电池、电控及相关制造原料产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将会给电池、电机上游的锂和稀土等原料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在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仍有待提高。
据介绍,锂电池的生产又可拆分为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4个子行业,这些材料分别占锂电池成本的40%至46%、10%至14%、5%至11%和5%至15%。其中,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70%以上。隔膜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及安全性能等特性,目前国内尚无公司能够生产,包括比亚迪在内都需要进口。目前,生产小型锂电池隔膜的佛塑股份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隔膜技术的研发任务。
电解液号称锂电池的"血液",江苏国泰是国内生产电解液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正在研发被国外垄断的六氟磷酸锂项目的合成技术。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重要电解质,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由于生产技术难度非常高,在国际上由东电化学工业、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国内还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山东肥城市兴泰、天津金牛等企业能生产,但产能较少,品质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国内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程度较高。不过,在正级材料企业中,大多数生产钴酸锂、锰酸锂等,真正生产磷酸铁锂的厂家有限。在上市公司中仅有杉杉股份一家掌握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在负极材料中,主要是改性石墨,技术门槛不高,并且在磷酸铁锂电芯成本中占比仅5%左右。行业内胜出的企业主要靠规模,上市公司相关的企业主要是中国宝安旗下的深圳贝特瑞和杉杉股份旗下的上海杉杉。
国都证券研究员肖世俊建议,从资源稀缺、技术壁垒、产业链控制等角度选择锂电投资机会。其一,重要矿产资源需求猛增后稀缺价值凸显,资源类公司受益,如锂矿、镍钴矿等,A股重点上市公司有西藏矿业、吉恩镍业、天齐锂业(拟上市);其二,选择生产技术壁垒与资质要求高的锂电关键材料厂商,如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重点公司有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江苏国泰、多氟多、佛塑股份等。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在全球倡导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稀土作为下游材料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9年,新兴领域稀土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55.2%。再加上本轮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催生,想必稀土将愈发稀缺。
乘用车领域,重点推荐上海汽车、一汽轿车(000800)。这两家汽车产品结构较好,主要集中于中高端乘用车,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关注二:商用车领域,看好潍柴动力(000338)。物流市场稳定增长,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建设的推进有望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关注三:零部件领域,核心零部件企业能够抵御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未来看好销售收入增长确定、毛利率水平较高的企业,推荐威孚高科(000581)、福耀玻璃(600660)等企业。同时关注在节能减排趋势下威孚高科(000581)和云内动力(000903)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哪一段最有"油水"
市场期待已久的一场春雨终于下了。此前一直在为此努力的企业吃下了一个定心丸,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关联性最大也最有前景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激烈,有就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三大段,分别是整车企业、动力系统企业、上游原材料企业。
对投资者而言,则要多一点研究,不能见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个股就买。国信证券资深分析师林松立建议,不妨学学创投公司,从创投的角度来看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率最高的是隔膜、正极材料、电池,而整车的利润是最低的。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基本决定了整车的驾驶性能,电池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环节。对于车用动力电池,目前来看,多数机构均判断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辅以铅酸/碳电池,而镍氢电池由于低性价比必将成为一个过渡产品而逐步淘汰。
正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是动力电池的三个投资方向。在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分别占据了成本的约50%、15%及20%,构成了动力电池的核心零部件。
目前锂电池最大问题在于成品率低、电池一致性差,国内还面临隔膜、六氟磷酸锂等关键原材料需要进口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其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从电池部件的附加值排序,隔膜>电解液>正极>负极。
投资方面,建议选择生产技术壁垒与资质要求高的锂电关键材料厂商,如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重点公司有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江苏国泰、多氟多、佛塑股份等。
●锂电池上游。无论锂电池最终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正极材料的解决方案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是最理想的材料),都会对碳酸锂带来巨大需求。推荐拥有丰富碳酸锂资源的西藏矿业。
●充电设备。虽然目前建充电站尚无利可图,但由于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获批土地带来的综合收益,大型央企纷纷开始充电站"圈地运动",充电设备商将受益于投资的加速。推荐具有先发优势,在国内最大的直流操作电源制造商奥特迅。
●整车行业未来看点。政府的扶持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相关规范补贴政策正在积极制定当中,当政策明确、标准统一之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广阔的前景,整车行业将成为未来看点。值得关注的整车上市公司有: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和东安动力。
●当然,动力系统企业(电机及电控系统)也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重点上市公司有宁波韵升、大洋电机和卧龙电气等。(.钱.江.晚.报)
uc路径:合作专区---vip股金期货----龙虎风云---今日黑马
呱呱路径:聊天大厅---股票财经---股民基地---今日黑马
评论